Y
转型管理
实现3件事
①重构价值 ②优化系统 ③业务扩张
提升估值的内在逻辑是什么?
估值对创业者很重要,因为它决定了他们在换取投资时需要交给投资者的股权。
在早期阶段业务的价值接近于零,但估值要高出不少。例如,你正在寻找100万RMB左右的种子投资,换取公司10%的股权,那么你的投资前估值将是1000万人民币。
然而,这并不意味着你的公司现在价值100万美元。你很可能卖不出这个金额。在早期阶段的估值更多看重的是增长潜力而不是现值。
估值是一门艺术,如何提升估值,是一门艺术中的艺术。 无论在一级市场,或者二级市场。公司估值提升不是完全无规律可循,
生壳®J-Curve帮助你,从以下几个角度开展项目估值工作,有目的提升估值:
哪个时期的估值很重要?
公司前两轮的估值很重要,一方面涉及到公司目前这个阶段,到底值多少钱的问题,前期给予比较理想的估值,有利于后续的融资,也可以减少前期股权的稀释;
另一方面,早期业务公司的估值多少,也是投资者给予公司增长潜力的预计,是对公司团队和所在行业的打分,有利于创业者自我审视创业项目的靠谱程度。
估值之美,没有标准答案
公司第一轮融资时,往往刚刚开始运营,甚至没有运营,只是刚刚搭建了团队,此时谈公司估值很难有参考。为此,很多公司为了说服投资者接受自己公司的估值,往往设计了各种财务模型,结果发现,很多投资者其实并不在意,内心里往往已经有了个估值范围。
这就反映出,创业公司的估值在大部分行业里很难量化,大部分完全是定性的。这也是之所以困惑创业者的很重要的一方面。很多创业者往往在公司估值方面比较为难,一方面希望提高自己公司的估值,这样就可以避免过早的大幅稀释公司股权,另一方面,高估值又担心投资者不认可,觉得是胡乱要价,没有融资的诚意。
估值需要考虑的三个范围
确定估值逻辑
对大部分早期业务,融资过程中涉及的估值问题,最常用估值逻辑步骤:
计算出融多少钱才能成长到业务呈现显著增长的阶段,从而可以开始下一轮融资。找到一个参考时间点很关键。
如产品一代或二代推出,或公司开始大规模推广等,作为参考时间段,计算出整个时间段所需资金。保险起见,可以比预先计算的资金需求量提高30%-50%左右,作为关键时间点往后延或者下一轮融资不能及时到位的未雨绸缪。
确定估值范围
对于创业公司来说,前期给的股份比例一般在5%-20%之间。
太低了,估计投资者很难感兴趣,太高了,如果考虑到团队直接持股和期权池的预留,很可能让创业者前期就失去对公司拥有绝对控制。
因此,创业者需要确认的是,在既定的融资额(比如500万元)的前提下,确定给投资者的比例是5%还是20%,从而计算出,公司目前的估值区间应该在2500万——1亿元之间。
确定估值思路
在估值区间内,通过衡量以下要素,可确定公司估值,站在投资者角度,衡量创业公司估值的几个核心要素有3:
- 创业者的经验越丰富,公司经营的风险就越小,相应估值就越高。
- 业务数据是估值的基础。尤其是已经有1-2轮融资的情况下,过去的业绩、未来的预测、员工人数等等,都会成为决定估值的重要参考因素。
- 公司所处的行业赛道,往往有不少明星企业,就可以成为对比的标的,计算估值也就相对客观。
除此之外,宏观经济环境的因素、VC进入的时点、是否有其他投资者竞争等等,都可能影响公司的估值。
创业者和决策人,内心里应当明确哪些是提高公司估值的核心要素,哪些是可以作为参考的要素,选准核心要素,给投资者们好好讲一个故事。